日益走红的“虹膜写真”真的安全吗?专家告诉你答案?
新生儿写真、成长写真、婚纱写真……拍摄一组精美的写真,是许多人记录青春、定格美好的方式。你知道吗?虹膜也能拍写真。
最近,一种名为“虹膜写真”的新兴摄影方式在社交媒体上迅速走红。许多年轻人纷纷紧跟潮流,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自己的“种草”贴,标榜这是一种独一无二的记录。
小布搜索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看到,成都市区内有大大小小十余家虹膜写真店。单眼拍摄价格普遍在90-160元之间,双眼价格在210-280元不等。根据照片还可制作成项链、装饰画、水晶球等周边产品,也可单独为宠物拍摄专享写真。
小布注意到,每家店铺都有几十到几百条不等的留言评论,多数顾客都给出了“服务热情”“成品惊艳”“环境温馨”等好评。
联系春熙路附近一家虹膜写真店后小布得知,此类型店主要在下午及夜间营业,“大多数顾客来之前都会提前预约,所以现在我们主要是预约客户。”店铺负责人告诉小布,该虹膜写真店已营业半年,工作日客流量不多,周末及夜间会比较忙,情侣、闺蜜以及亲子居多。“我们店也接待了一些外国客户,上个月我们大概接待了400多位。”该负责人说。
该店的一楼为展示区,二楼为拍摄区。在展示区有一处虹膜观察装置,只要把眼睛靠近一面圆形的镜子,就能看到自己虹膜的纹理,纹理因人而异,左右眼各不相同。拍摄区域放置了一台类似视力检测仪的装置,上面有一台固定机位的相机。
通过店家演示,小布了解到,“虹膜写真”的拍摄方式与配眼镜前检测视力类似,首先顾客要将下巴放置在仪器的托带上,眼睛两侧放置的灯光会将瞳孔照亮,通过正面那台带微距镜头的照相机近距离拍摄人眼内的虹膜即可,整个过程仅需要几分钟就能完成。再经过后期渲染,就能得到一幅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虹膜艺术照。
每个人的虹膜各不相同,是“虹膜写真”的最大卖点,但也有不少人担心其中隐藏的信息安全问题,以及拍摄瞬间的强光,会让顾客担心是否对眼睛有影响。那么,“虹膜写真”会泄露个人生物信息吗?拍摄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吗?
对此,四川蓝贵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利告诉小布,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八条,未经个人同意,擅自将采集的虹膜向第三方提供,属于违法行为。
“商家经顾客同意,在使用自然人的虹膜信息过程中均应遵守《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及《民法典》第六章关于隐私权的规定。”陈利律师提醒商家和消费者,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在出现了规定的情形后,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主动删除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处理者未删除的,个人有权请求删除。
关于法定的情形,陈利表示,其中包括处理目的已实现、无法实现或者为实现处理目的不再必要;个人信息处理者停止提供产品或者服务,或者保存期限已届满;个人撤回同意;个人信息处理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违反约定处理个人信息等几种情形。
针对黑客攻击导致的虹膜泄露,若采集存储主体不存在过错,无需承担连带责任,但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五十七条“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的,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通知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和个人。”
此外,陈利律师还告诉小布,自然人若发现虹膜遭到泄露,可以向国家网信办和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的个保有关部门等监管部门反映,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六十九条,“处理个人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权益造成损害,个人信息处理者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等侵权责任。前款规定的损害赔偿责任按照个人因此受到的损失或者个人信息处理者因此获得的利益确定;个人因此受到的损失和个人信息处理者因此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
对于“虹膜写真”拍摄是否会对眼睛造成伤害的问题,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甘露表示,“虹膜写真”的技术基础在于局部放大虹膜,以展现其精细结构,此技术在医学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且通常情况下不会对人体眼睛产生不良影响。但是,拍摄过程中往往需要短暂使用强光,若光线强度过高,瞬间聚焦的光能有可能对视网膜构成光损伤风险。
因此,在拍摄时,建议采取措施使眼睛尽量避免直接面对强光,切勿直视光源,并且不宜频繁进行此类拍摄。
对于需要较长时间或反复使用强光照射的拍摄情况,特别是针对已患有角膜炎、眼底病变等眼部疾病,或是近期内接受过眼科手术的患者而言,可能会增加眼睛受损的风险。鉴于此,上述人群应避免进行虹膜写真拍摄,以确保眼部健康不受影响。